治療

脊椎體成型術治理骨質疏鬆性脊椎骨折

概說

解剖結構

成因

徵狀

診斷方法

非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復康訓練

預防方法

概說

儘管近年對骨質疏鬆的治療進展良多,骨質疏鬆性的骨折仍很常見。隨著人口老化,人的壽命愈來愈長,用以醫治骨質疏鬆骨折的個案及其產生的併發症資源相信會愈來愈多。

骨質疏鬆性的脊椎骨折可能沒有明顯的臨床徵狀,病情較隱蔽,也會有較突發的急性劇痛的案例。一般傳統的處理方法為臥床休息、處方止痛退炎藥物和配戴脊椎支具腰帶和物理治療等,大都能有效的替患者控制痛楚。有部份病人卻由於持續不退的脊椎背痛,嚴重影響日常的活動。

脊椎體成型術是一種在 X 光透視下進行的手術,用針經過皮膚注射醫用的骨水泥來填補因骨質疏鬆而產生塌陷的椎體。填補椎體後會有穩定脊柱的作用,控制痛楚,減低進一步塌陷的機會。

解剖結構

在生理結構上,每一節脊椎有前、中、後三組支柱。骨質疏鬆性的骨折通常出現在連接胸椎和腰椎之間脊椎的前柱部位,也是身體的縱線壓力點。當然,其他胸、腰椎也會有骨質疏鬆骨折的機會,取決於出現時的壓力線所在。

 

成因

骨質疏鬆脊椎骨折常在摔倒後出現,通常是滑倒,臀部著地。身體的重力把脊椎向前傾,胸腰椎之間脊椎因承受壓力而塌陷。

 

徵狀

骨質疏鬆脊椎骨折會引至腰背劇痛,不能離床;患者甚至不可以坐著或走動。長者若臥床的時間太長,缺乏運動,會增加併發症的機會如感染肺炎、靜脈栓塞、尿道炎和褥瘡等。若太長時間缺乏運動,會加速骨質流失和肌肉萎縮,增加骨質疏鬆骨折的風險。

一些脊椎骨折的病人,除了脊椎疼痛之外,因塌陷的椎節壓迫椎管內的神經中樞或腰神經根,或會併發下肢麻痹無力,甚至失卻控制大小便能力(馬尾叢神經徵候群)。

診斷方法

檢查脊柱會發現脊柱向前傾,駝背,甚至局部隆起,敲診骨折的脊椎椎節,會產生疼痛。 X 光檢查胸腰脊柱會發現椎體塌陷、扁平、脊柱成銳角變形。核磁共振造影(MRI)或可幫助分別出感染性和惡性腫瘤的病變。電腦掃描對評估椎體的結構,尤其是椎體後緣的完整性,是否適合做脊椎體成型手術有著重要的指示作用。

非手術治療

治療的目的是控制痛楚,幫助患者離床,儘早恢復活動能力。主要是休息脊柱,處方鎮痛藥物,腰背支具圍帶及物理治療。Calcitonin 鼻用噴劑對骨質疏鬆的椎體骨折有止痛功效。

手術治療

若脊椎骨折持續劇痛,經過數週的保守治療卻毫無反應的時候,醫生或會考慮替患者施行脊椎體成型手術。手術是在 X光透視下進行,用一根中空的長針,穿透皮層,椎弓根進入椎體,把尚在漿狀的骨水泥注入扁塌的椎體內,填充縫隙。待骨水泥凝固後便能穩定椎體結構,穩定骨折及脊柱,控制痛楚。往椎體填充骨水泥,可以在 X 光透視或電腦掃描、電腦導航的指引下以微創手術施行,可以達到迅速止痛的目的。 

脊椎體成型手術是十分精細的手術,需要極仔細的操作及透視或導航配合。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包括骨水泥外溢影響椎管內的神經組織,損害神經根,產生神經缺損;身體對骨水泥有過敏反應及骨水泥栓塞血管等。有些報告亦指出成型後的椎體會對相鄰的椎體構成壓力,使相鄰的椎體較易塌陷。

脊柱後凸矯型術是脊椎體成型術的一種,分別在於脊柱後凸矯型術先用一個可收縮及膨脹的矯形器,把扁塌的椎體撐開,矯正脊柱後凸後,然後以骨水泥填補,矯正椎體因塌陷所造成的畸型。

復康訓練

應儘早開展加強肢體的活動 (坐著及站立,步行活動);肺功能的鍛練,肌肉的强化訓練。

 

預防方法

要推行防止摔倒的訓練計劃,以保持肢體的靈活性為目的的活動都有效地防治骨質疏鬆性骨折。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日常飲食要有充足的鈣質及維生素 D,以加強骨質。要治理骨質疏鬆,可以處方阻止骨質分解的藥物,例如雙磷酸鹽等,以減低骨質疏鬆性骨折的風險。

 

郭健安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