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盂唇撕裂
股髖臼撞擊
游離體
感染
滑膜切除術或組織活檢
彈响髖
禁忌症
潛在併發症
復原
展望
髖關節鏡(圖1)是骨科手術中增長最怪的領域之一。原因很多,包括更好地了解髖關節生理和病理學,成像質素和髖關節鏡技術的進步。詳細的病史詢問,身體檢查,影像學檢查(包括X射線,電腦掃描,磁力共振,磁力共振關節造影等)對確定各種髖關節病變都是非常重要。
最初,髖關節鏡是主要用於髖關節內病理診斷的一種工具。現在,各種技術正發展以幫助進行髖關節內外周圍的手術;這些手術原先是以傳統開放方式進行。髖關節鏡已經成為一種能提供廣泛治療效果的手術方式。
髖關節是緊密且空間有限。所以牽拉伸展關節是重要的 (圖2,圖3)以允許關節鏡及相關儀器插入關節。一個良好的充墊的會陰柱,能提供反牽引及保護會陰周圍神經。髖關節鏡通常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
盂唇撕裂是髖臼外圍的軟骨環撕裂。除了緩衝撞擊外,盂唇就像一個橡膠封印,作用是幫助把股骨安全地保持在髖關節窩臼內。
參與冰球,美式足球,足球,高爾夫球和芭蕾舞等的運動員,有較高風險發生盂唇撕裂,髖關節結構的異常,也可導致髖關節盂唇撕裂。
盂唇撕裂是髖關節鏡手術最常見我適應症。修補或切除引起疼痛的盂唇撕裂,可以預期良好的結果。
當股髖關節的球和窩形狀互相不配對時,就產生撞擊。髖關節的限制活動將造成軟骨破壞,引起疼痛和青壯年期發生的關節炎。
在某些情況下,股骨頭的球體並不與髖臼窩好好地脗合,我們把它稱為 凸輪病變(圖10)。有時髖臼窩的邊緣覆蓋了太多的股骨頭球體,我們把它稱為夾擊病(變圖11)。股髖臼撞擊也可以是這两種問題共同造成的。
大多數患者在髖關節屈曲時或屈曲後感到疼痛,例如跑步,跳躍或坐了一段長時間後,也可能感到髖關節屈曲起過直角時有困難。
被日漸認識到是許多盂唇撕裂和關節軟骨損傷的致病因素(圖12,圖13,圖14,圖15)。
髖關節鏡手術可以成功地移除做成股髖臼撞擊的骨贅,有時也可把盂唇修補復置。但這些是一些高技術要求的手術。
移除具有癥狀的游離體是髖關節最顯見的手術適應症。診斷通常是明顯的,取出游離體時,重要是避免髖關節損傷和改善機械式症狀,比較傳統開放手術,髖關節鏡提供一個微創的替代方案。
化膿性關節炎是一種疼痛的關節感染。感染可源於身體其他部份通過血液而來的細菌,或直接透過穿刺創傷進入關節的細菌。化膿性關節炎可以快速和嚴重地破壞關節內的軟骨和骨,所有及時的治療是關鍵。
治療包括手術引流和適當的抗生素。髖關節鏡提供微創方案,以替代傳統的開放手術(圖17,圖18)。
像其他關節,髖關節鏡在滑膜切除術有一個角色。雖然不能進行完整的滑膜切除,但大量的滑膜切是不可以的,也提供髖關節病理組織活檢的微創方案(圖19)。
當你在走動時,從椅子站起來時,甚至左右擺動下肢,有彈响的感覺或啪响聲在臀部位置,就是彈响髖。通常是無痛及無害的,但感覺是惱人的。最常見的成因是髂脛束繃緊。其他病因包括髂腰肌肌腱彈响,盂唇撕裂和軟骨損傷。
初期治療通常上休息一段時期和活動的調節修正。物理治療和類固醇注射對相關的滑囊炎可能有用。當保守治療失效時,可進行手術。髖關節鏡提供一個微創手術,以替代傳統的開放手術。
髖關節鏡要取得良好的成效,仔細的適應症選擇是至為重要。禁忌症包括髖關節融合,後期的股骨頭壞死或關節炎。
髖關節鏡手術併發症並不常見。任何髖關節手術都有周圍神經,血管或關節本身損傷的些微風險。髖關節鏡所需的牽引能拉傷神經線,引起麻痹,但這些通常是暫時的。也有感染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小風險。
手術後,常處方止痛藥控制疼痛。可能需要拐杖幫助步行或限制手術側肢體的限制負重。需要拐杖的持續時間取決於手術的類型。在大多數情況下,物理治療是必要的,以達到最佳的恢復。
我們可以期待未來專門儀器的發展和手術技術的完善。目前,利用電腦輔助軟件來檢測股髖臼撞擊的切除範圍,已被商業化使用。髖關節的展望將集中於關節的保存。在髖關節鏡的幫助下,以生物解決方案來預防或治療軟骨問題(如生長因子,基因治療和幹細胞注射),可能發展於保存髖關節。
李威鴻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