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

腰椎管狹窄症的物理治療

概說

成因

徵狀

診斷方法

物理治療

結論

概說

腰椎管狹窄症的定義是腰椎的椎管、外旁側的神經根管道及椎間的神經孔變窄。典型的病徵是站立或行走後一段短時間後,走路變得顛跛(神經性跛行) 乏力 ,需要坐下一會兒,才能繼續。它通常影響較年長的病人。對病徵較嚴重的,或須要做神經根減壓、脊椎融合手術以減輕症狀。有研究顯示,對於病徵較小或對生活影響輕度的,保守治療是有效的。它的治療效果跟症狀的輕重及在掃描做影下的成像是很有關係的。

成因

椎管、外旁側的神經根管道及椎間的神經孔變窄,可以是由於椎體的面關節退行性病變,或伴隨的椎板間的黃韌帶增生、變厚、突出、椎間盤塌陷、椎體滑脫或重叠以上的各成因而引起。

徵狀

神經性跛行的典型病徵是下肢痛及麻痹,會因站立或行走而加劇;因坐下或蹲低而獲得舒緩。患者可能已有持續數年的症狀及由於神經組織,神經或脊椎面關節的附近軟組織因重複的刺激和牽拉而發炎,神經根可佔有的空間變得細小而地誘發較嚴重的病徵。

 

診斷方法

很多時候,臨床的癥狀跟射線檢查的發現不很吻合。詳細的病史,仔細的體檢和評審對診斷及治理是十分重要的。

 

物理治療

脊椎的椎管及神經的孔道的大小可以從調節體姿的而改變。腰背向後彎時,會變小,在原本已狹窄的孔道更窄;相反腰背向前屈時,神經孔道會擴大。
除了體姿以外,脊椎是否受壓也有影響:背負重物是其中能影響神經孔道大小的因素,它會使孔道顯著地縮小。
一般的脊椎的活動及背部肌肉的鍛練,目的是脊椎節段間的活動和強化背肌。為了減輕脊椎的負荷,在卧床上或泳池中的鍛練尤為有效。脊柱向後彎和提重會加深症狀,初階段的鍛練,應該避免。
鬆解神經線是治理方案的部份,目的是放鬆神經組織周遭的粘連、放鬆受卡著的神經根和恢復神經組織的血液供應。
為了矯正和改善站立的體姿來保持較大的神經管道,應強調對軟組織的牽拉及伸展運動是需按個別案例而設計。
此外,對一些肌肉群組的鍛練會改正肌肉的不平衡,從而長遠地影響脊柱的排列。為了使脊椎復康更全面,當急性的病徵穩定後,便應加入調節性及平衡性的訓練。被動模式的治理模式如電療法等祇應在急性症狀情況下使用,以減低炎症、增加血液循環、減退腫脹、鎮痛及鬆弛攣縮的肌肉;在急性症狀受控制之後便應停止,以後的重點在於主動式的訓練,著重鼓勵患者做恆常的運動。

結論

在考慮以外科手術來治理腰背痛之前,應當給病人一個保守治療的療程。這會幫對了解病人的需要、患病的原因和保守治療的成效,也讓他明暸自已的病况。保守的治療應依據病人的個別病史、病徵而制定及調整。各種被動式的療法的持久成效是不及一套完整的主動式鍛練方案:對特定的肌肉組群做牽拉運動、放鬆神經組織、調節性和平衡性的訓練等等。
在家中恆常持久做運動十分重要的,能貫徹療程的便會產生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