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

截除下肢

概說

解剖結構

成因

徵狀

診斷方法

非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復康訓練

預防方法

概說

不少病症有需要施行不同的截肢手術。被截肢體可能屬於主要病變的部份,或是併發症的受影響部位。有時候,在一些生死時刻,病人必須接受截肢手術,才可保存性命。

 

解剖結構

一般而言,截除術意指在界定的手術模式下,把部份或整個上肢或下肢切除。手術的名稱和類別會因應截肢的範圍和程度而定。基於病理的本質,截除下肢的手術較上肢普遍。下肢範圍的截肢手術包括:

1. 盆骨半切除術,意指切除部份盆骨及相連的下肢
2. 髖部斷離手術,即截除位處髖部水平的肢體 
3. 單側經股骨骨幹截肢術,亦稱為「膝上」截肢術 
4. 膝部斷離手術
5. 下肢經脛骨骨幹截肢術,亦稱為「膝下」截肢術 
6. 踝關節截肢術,在踝關節水平進行的截肢手術,但會留下足跟底座作為負重的平台
7. 足部截除術:若在足部中間截肢,便稱為跗橫關節截肢術;若在蹠骨附近進行,便稱為跖跗關節截肢術;若需貫穿蹠骨來進行的截肢術則稱為蹠骨橫截肢術 

成因

肢體若已受損至不能合理地重建的程度,或是肢體屬於嚴重病變的一部份,必須去除,患者便需要接受截肢手術。需要截肢手術的原因包括:

1. 周邊血管病變,令足部或腳趾足趾缺乏血供,最終使下肢的血液循環不足,危及肢體的存活能力。這種情況在長者或糖尿病患者身上最為常見
2. 長期靜脈循環不全亦是其中一個影響血液循環的原因,形成慢性傷口,衍生壞疽。
3. 足部感染不能受控,最常見於糖尿病患者身上,這亦是產生截肢需要的常見原因之一
4. 身體出現惡性病變,例如皮膚、軟組織、骨骼或關節腫瘤 
5. 創傷程度嚴重,遇上十分嚴重的開放式骨折個案,或因而出現血管、外圍神經或其他軟組織受損等併發症,導致殘留肢體喪失功能 
6. 其他先天性的肢體缺損的情況,需要復返截肢手術來改善有關部位的功能

徵狀

足部或腳趾足趾疼痛、變藍、腫脹或不斷流出滲液。由於缺乏血液循環,腳趾足趾隨後或會乾枯變黑,潰瘍位置滲出惡臭膿液,足底亦有膿液或纖維組織化膿。全腿或會因而紅腫發熱,出現發燒,甚至全身不適。

 

診斷方法

骨科醫生會檢查患者四肢,查看是否出現其他相關的病狀。一些根本的疾病和普遍的身體狀況,如糖尿病及患者的營養狀況等都會納入檢查的範圍。醫生會檢查患者血液循環和軟組織的機能,以決定進行截肢的體位;一些檢查亦可幫助計劃手術:X光檢查肢體,了解肢體骨骼的感染情況;超聲波多普勒測試,確定血液流動的情況;血管造影檢查有助把相關的血管情況量化。患者的接受手術的心理狀態,術後會否接受假體,以至患者日後的職業及日常的活動需求等,亦應一一併納入考慮之列。

非手術治療

請參考截肢手術後的「復康訓練」。

 

手術治療

進行截肢手術之前,醫生會總結有關的資料,幫助選取最適當的截肢的體位,務求帶來最理想的傷口癒合機會,功能回復及復元效果。保留肢體最長的部份,有助有關部位回復至一般的日常功能,同時能減省身體因運用假體而耗用的能量。

手術期間,醫生會橫切多個部份的組織,讓餘下的組織能夠癒合,發揮應有的功能。下一步為重建肢體及傷口,促進癒合。手術後截肢的創面可形成穩定而耐用的平台,與假體相接合。 

預防方法

請參考「糖尿足病」文章資料。

 

郭厚仁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