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認識骨折

概說

解剖結構

成因

徵狀

骨折的分類

診斷方法

非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復康訓練

預防方法

成因

「骨折」指人體骨骼受到直接或間接的外力下斷裂或變形。人體骨骼看來堅硬,但某程度上仍是柔軟,有彈性和可塑性的。遇上外力時(例如滑倒時手腕著地),骨頭會因吸收外力而短暫變形,外力消失後,骨頭便會回復原狀及本來位置。可是,若外力超過骨本身能夠承受的力度,骨便會折斷。隨著年紀增長,軟骨的成份漸少,硬骨漸漸變多,加上骨質密度減少,骨頭變得脆弱,便容易發生骨折。

最常見的骨折多因創傷而起,也有其他成因:

• 疲勞性骨折: 因反覆累積性的壓力而造成的骨折,例如長跑運動員及軍警長期和費勁的練習,容易導致腳掌骨骨折

• 病理性骨折: 因為其他疾病侵蝕骨頭,最後較少的外力也足以造成骨折,例如骨膿瘍、癌細胞轉移至骨頭、骨骼先天發育不全、良性骨腫瘤

和囊腫和嚴重鈣質流失等原因

徵狀

• 疼痛和酸軟

• 軟組織腫脹和有瘀傷

• 肢體或關節變形

• 失去應有的活動能力

骨折的分類

骨折分為兩大種類,即閉合性骨折或開放性骨折。

• 閉合性骨折,或稱簡單骨折,受傷部份沒有暴露在空氣之中,受感染的機會相對較低

• 開放性骨折,或稱複雜性骨折,指有關部位與空氣有直接接觸,有機會因接觸環境中的細菌而受到感染,一般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非手術治療

• 復位:針對閉合性骨折個案,骨科醫生可於骨折位置注射局部麻醉劑,再用人手復位,這種方法稱為「閉合式復位法」。至於在長骨的骨折 個案中,有時會使用一些牽引工具,例如在骨上插上栓子或在腿部貼上強力膠布等,能輔助斷骨回復垂直

• 固定:若斷骨沒有移位或成功以閉合式方法復位,則可使用石膏或夾板加以固定。有時候或會使用牽引法來固定斷裂的長骨

• 經醫生處方下可使用鎮痛劑來舒緩痛楚

• 亦會使用電磁脈衝及超聲波來促進骨折癒合的效果

• 受傷部位須配合肌肉和關節活動的物理治療

復康訓練

手術後把患肢提高,可減少腫脹的程度。患者應配合肢體康復治療或職業治療,及早恢復受傷肢體正常的活動功能。 骨折部份的癒合時間一般為6至12星期,視乎骨折的程度(軟組織及骨質受損程度)、部位(下肢及骨主軸需要較長時間痊癒)和是否涉及關節表面而定。 定期運動患肢肌肉來保持肌肉力量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必須及早訓練患肢的活動能力,尤其涉及關節的骨折更要多加注意。 至於下肢骨折,患者則需在一段時間內用受保護負重的模式步行,例如用柺杖幫助步行等,可防止骨折位置在復元前承受過份的壓力。在復康治療初期,計劃得宜的訓練計劃是必不可缺的。

預防方法

意外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但增加骨骼强度能有助預防骨質疏鬆。每天吸收足夠的鈣質和維他命D,並配合適量的負重運動,能增加骨質的密度。婦女在更年期後鈣質流失加快,因此,女性需要在年靑時儲備足夠的骨質。

現代醫學技術進步,大多數的骨折,在骨科專科醫生的治理下,效果通常令人滿意。為求達致最佳療效,患者需要了解骨折和在治療過程中配合醫護人員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