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寰樞頸椎不穩定

解剖與病理

臨床症狀

診斷

治療

寰樞頸椎穩定手術

頸椎的第一節,寰椎跟第二節,樞椎之間的移動幅度過大,不穩定,原因可能是源於寰樞頸椎關節或其韌帶的病變。

解剖與病理

頸椎的第一節,寰椎是由兩側把前椎環和後椎拱連接起來,並與第二頸椎、樞椎滑動的椎丘組成。寰椎與它乘托着的頭顱骨能圍繞着從樞椎上延的齒突轉動。齒突後方有緊貼寰椎的橫韌帶、以穩定寰樞椎,防止頭頸向前屈時,寰椎及頭髗過份前傾或移位。齒突與橫韌帶之間有豐富的滑膜及關節囊,促進寰樞椎的移動及轉動。其附近組織如翼韌帶、尖頂韌帶、副韌帶等也幫助約制寰樞椎間的活動。
寰樞椎不穩可以是先天的發育異常、先天性症候群中頸椎的異常形態、頸椎創傷、炎症、頸椎感染或腫瘤、關節退變或一些新陳代謝的變異等因素。
寰樞椎旋轉位移是一個較孤立的變異,是由於寰樞椎旋轉不穩定而產生半脫位或小關節脫位。它不一定伴有創傷史,可以是由於先天性疾病的如唐氏綜合症、或幼兒類風顯性關節炎、上呼吸道感染或外科手術後,例如扁桃腺炎手術的後遺症等引起的。通常建請採取保守治療,一般都會痊愈復位。
齒突骰骨是一罕見的樞椎變異,它的成因是具爭議的:先天、發育不全、或創傷的後遺症。它是位於正常齒突的尖瑞,大小不一定,可以是圓或隨圓的,它也會構成不同程度的寰樞椎不穩。
做成寰樞椎不穩的病因還有一些具侵蝕性的滑膜炎,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滑膜增生會損傷齒突後之橫韌帶,讓寰椎向前移位、也會佔據它後面的脊柱空間,壓迫頸脊神經束。

 

臨床症狀

臨床表現何能會是斜頸,側頭,頸痛,頭痛,頸項僵梗。如頸椎神經受到炎症腫脹或擠壓,會引致肢體麻痺乏力,動作不協調。衹有在很不常見的情況下,才會由於寰樞椎的不穩定引致腦血管受影響,而產生暈眩的症狀。

治療

一般發生於兒童的寰樞椎旋轉不穩或移位,如沒有伴随神經系統缺損的,或身體狀況不適宜動頸椎手術的,都建議保守治療:包括日常生活的特別提點,避免過激烈的活動。有時候或需要進行頸椎牽引,佩戴頸圍,頭頸護架或一些頸項的支具以穩定寰樞頸椎。定期的覆查及各種造影跟踪是十分必要的。如一旦出現神經系統受損,或有需要進行寰樞頸椎穩定手術。

寰樞頸椎穩定手術

以椎板後路鋼絲固定輔以植骨融合寰樞椎的手術早在1939年開展,近年較新的固定方法有後路的C1C2嶔鉗,C1C2小關節間縲釘,關節結節縲釘或頸椎椎弓根縲釘等。至於手術的方法、內固定器械的選擇等,要依據寰樞椎的骨骼結構、復位及穩定的狀況及骨科醫生的經驗和所熟悉的操作而有所分別。在很少的情況下,例如寰椎後拱缺損,醫生或會選擇融合頸椎至頭枕骨

 

黄淦剛醫生